著作权使用声明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本声明长期有效。

 《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

《设计艺术研究》期刊延迟出版相关公告

尊敬的各位作者、读者:

您们好,因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与《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对接的相关单位延迟复工,造成《设计艺术研究》2020年第1期及第2期的电子期刊及纸质期刊发行均有所延迟,具体印发时间待定,由此带来的相关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编辑部工作人员将在疫情期间采用居家线上办公的形式,处理稿件及问题咨询等相关工作(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审稿时间将有所延长,版面费发票等相关问题将在正式复工后及时处理),编辑部邮箱ad_research@vip.sina.com以及官网投稿系统正常使用。感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设计艺术研究》的关注与支持,特此说明。同时再次提醒大家,防控期间减少外出,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
2020年2月21日

《设计艺术研究》征稿通知

《设计艺术研究》杂志官网sjysyj.whut.edu.cn正式上线,已开通投稿功能,目前可通过杂志官网sjysyj.whut.edu.cn或杂志邮箱ad_research@vip.sina.com投稿。(除此之外其它均为假冒,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

一、期刊简介

《设计艺术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一份以设计艺术学科为主体、涵盖交叉性设计学科的全国性学术刊物。2011年1月创刊,刊期为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807/J。

本刊刊发国内外设计艺术理论及设计艺术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传播设计艺术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资讯,推介优秀的设计艺术作品,并以国际设计的新视角,促进中外设计艺术的交流与发展,致力于为设计界、教育界和创意产业界建构学术阵地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读者主要来自大(中)专院校、设计院所、文化、艺术与设计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协会等。

本刊主要栏目有:理论与方法、设计历史、国际新视界、批评与争鸣、访谈与对话、品牌与管理、前沿与资讯、教学与实践、专题与案例、新媒体设计、设计新技术、新书与评论、创意产业论坛、研究生论坛等。

二、投稿方式

  1. 可采用杂志官网投稿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无论您通过何种方式投稿,都请在文中注明您的姓名、职称、单位、邮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邮箱等,以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系。2. 稿件格式为Word文档格式;插图应清晰可辨、色彩饱和,可保存为*.jpg、*.tif等格式,建议采用*.jpg格式。建议作者最好将图片单独另立文件夹存放,并且标明图注。如果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建议不要太大。
  2. 具体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柳园路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艺术与设计学院大楼4楼《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

杂志官网:sjysyj.whut.edu.cn

电话:027-87651872

注1:ad_research@vip.sina.com 为本刊唯一投稿邮箱,使用多年,从未更改。网络上其他所有设计艺术研究投稿邮箱均属虚假投稿邮箱

注2:设计艺术研究杂志联系电话027-87651872(编辑部)为武汉理工大学校内电话,在此提请作者注意,不要陷入中介骗局。

注2:设计艺术研究杂志未与任何中介合作,邮箱投稿和网站投稿为唯一指定官方投稿方式,在此提请作者注意,不要陷入中介骗局。

三、重要声明

  1. 本刊保留对稿件的删改权,如有特别要求请务必在投稿时明确提出。
  2. 来稿审核周期为一个月。稿件一经审核通过,本刊编辑均会在此期间内及时通知作者;稿件投寄一个月之后,可以致电编辑部查询审核进度,切勿一稿多投。本刊一般不予退稿,如需退稿,请提前声明(文章一经正式录用,因作者个人原因要求退费撤稿,本刊不予处理)。
  3. 对有剽窃或抄袭行为者,本刊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4.作者保证论文不泄漏国家秘密。若发生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论文如果为涉密科研项目资助产出论文,作者须提交所在单位的保密审批意见。

 

 

注:

设计艺术研究》杂志一贯严守学术道德,坚持严格的来稿登记及公平、公正的审稿制度,对所有来稿采取一视同仁、认真负责的态度,审稿过程透明公开,从不与任何中介性质的机构合作。作者本人可随时来电或来邮查询审稿进度及稿件录用情况,无需第三方的介入。投稿细则、稿件要求及编辑部联系方式,以纸刊及官方网站(sjysyj.whut.edu.cn)所提供的信息为准。

 

 

2020年1月-2月编辑部放假通知

《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于2020年1月11日~2月22日放假,2月24日正式上班,放假期间官网投稿系统正常使用,作者有疑问可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ad_research@vip.sina.com,将由值班老师处理。

                                                                    《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

                                                                               2020年1月7日

清华大学蒋红斌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

新年伊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迎来了2020年第一场学术活动。1月5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蒋红斌教授应邀来访,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北欧设计之旅》的专题讲座。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系、产品设计系教师李卓、吴婕、黄雪飞及广大研究生、本科生一同出席了本次活动。讲座由产品设计系主任汤军主持。

蒋红斌教授早年寰球访学,广泛探究和对比东、西方设计哲学,在北欧五国探访时其思想冲击感受最为深刻。本次讲座正是他与大家的热忱分享,也是对设计思考又一次反刍。从标题色彩和蒋教授的语言描述中,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北欧的宁静之美,也得知这份恬淡深深浸淫了当地人们的处世哲学——在北欧,设计哲学就是人生哲学的反映,因此斯堪的纳维亚自内而外地流露出一种从容的真善美。

在讲座中,蒋教授提醒同学们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敏感,从观察到体察到洞察,逐步加强设计师本能——“敏”,洞察美好生活的需求,找到科学与艺术的联结,实现文化的理解和弘扬。好的产品能够引申社会启发,工业设计应当背负起这种道德重任,承载文化的正向渗透与传播,这即是设计之“善”, 品质优良、品味悠长、品格高尚。

以大量的现代北欧设计案例为佐证,蒋教授突破了“设计以人为本”的观点局限,提出了“设计,以人文为本”的主张,从人机尺度走向了人文关怀,从物理维度升华到文化高度。

有别于传统学术报告,蒋红斌教授语言轻松幽默,风格活泼而有力量,现场学术气氛浓郁。大家从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清晰体会到了讲座逻辑,整整两小时学术交流意犹未尽。会后,蒋教授又与同学们零距离接触,耐心地回答了多位同学的困惑和提问。

本次学术活动是我校与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和联动,学院规划面向一流专业持续开展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设计学科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学术共同体的团结融合会加速这一进程,若只争朝夕,定不负韶华!新学期后,还将针对本科教学陆续开展一系列设计活动,包括大型学术论坛和设计周等。

—————————————-

【人物简介】

蒋红斌,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获得者,丹麦皇家艺术设计学院、东京艺术大学访问学者。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教育分委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工作秘书长、中关村工业设计产业协会副会长、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副所长等,为促进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及产业联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院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院动画、产品设计等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院在学校领导和支持下,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深入分析、缜密研判、周密规划,绘制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蓝图,开启了振兴本科教育新征程。

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后,学院高度重视,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精神和《武汉理工大学“一流本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对标“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

新时代、新目标、新使命、新征程,本次获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是对我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学院将进一步牢固树立“以本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实施一流本科教育“五大计划,八大行动”,进一步加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强化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各专业建设点的示范辐射作用,着力推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综合改革,努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卓越追求与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为学校统筹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关于版面费及样刊寄送调整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打造办刊特色,树立期刊品牌,践行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设计艺术工作者及爱好者。经编辑部决定,《设计艺术研究》自2020年1月1日起,录用的稿件版面费上调至2600元/篇,样刊寄送2本/篇。汇款要求不变,详见录用通知书。作者如有加急出刊、加购样刊等需要请发邮件编辑部咨询。本通知解释权归《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                  

《设计艺术研究》编辑部  

2019年12月31日

商用车设计大师Wofgang Kraus来我院举行学术讲座

12月1日下午,德国商用车设计之父、德国汉堡应用科学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Wofgang Kraus教授应邀在西303教室举行了一场《工业设计与商用车设计》的专题讲座。同行的东风商用车造型设计主管郑媛丹作为同声翻译,产品设计系教师代表和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系硕士、本科生一同出席了本次学术活动。讲座由李卓副教授主持。

Wofgang Kraus教授是德国的工程应用博士,具有扎实的工科背景和45年的商用车设计从业经验。Kruas教授首先回顾了重卡的技术发展和设计简史,并结合传统轿车设计法则,形象生动地梳理了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关系。接着结合他自己多年的实战资历,对设计流程的发展和革新、设计工具的选择及应用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然后Kraus教授饶有兴致地展示了一些概念重卡设计,从创新设计角度描述了设计方法的灵活应用,并提示了在商业设计中法规要求与自由设计之间应如何解决矛盾。最后,对未来设计语言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看法。教授的德式幽默不时带来现场的会心一笑,大小掌声从未间断。两个小时的讲座不仅扩展了同学们的商用车设计视野,而且更加加深了对设计思维模式的认知,对教师而言也是国际先进教育方法的领略和同步。

讲座结束后,Kraus教授和郑媛丹一行又到会议室与研究生们做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同学们就比较感兴趣的重卡驾驶室内饰设计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很多细节问题,也就一些自由探索的方向咨询了Kraus教授。在讨论当中,教授也展示了一些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同学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Kraus教授参观了我院部分实验室及展厅,并先后会见了潘长学院长和吕杰锋副院长,在了解了工业设计系基本情况和学术成果之后,他表示了我院工作成绩的敬佩,并表示愿意拉近中德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Kraus教授还对中国画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饶有兴致地在水墨砚瓷面前抚赏、把玩,连声赞叹这是获得灵感的高级行为智慧和力量源泉。最后,师生代表与Kraus一行亲切合影。

近年来,我院的国际化学术建设显著增强,继与欧洲高校形成战略性合作以外,与其他国家、高校的学术往来已逐渐趋于常态,并且覆盖到各个年龄层的教师和本、硕、博学生群体。“走进来”与“走出去”将会是我院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环节,在院领导的高瞻远瞩之下,学院有望迎来更加广泛的国际化合作空间,取得令人瞩目的国际化成果和声誉。

———————-

【主讲人简介】Wolfgang Kraus教授是德国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系教授,主讲交通工具设计理念和方法,汽车设计、布置、人机等内容。Wolfgang Kraus投身汽车设计行业半个世纪,曾任Neoplan Stuttgart公司主设计师、MAN重卡设计部门创始人及设计总监,负责MAN品牌下所有车辆的设计(含卡车、长途客车、城市公交车、特种车辆和企业定制车辆等)。从2000年至今任德国所有主要汽车公司的顾问,为印度、韩国和中国的公司提供包括乘用车在内的高级咨询服务。国际顶尖汽车设计杂志《Auto Design》曾对他做大篇幅专题采访。

【主讲人简介】郑媛丹,东风商用车造型部主管、高级设计师,我院优秀校友。硕士毕业后从事汽车设计行业逾十年,历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造型主管、造型专家、经理, 东风商用车造型设计主管等职:负责标致和雪铁龙车型的造型、色彩与装饰等设计工作,以及品牌家族特征、造型趋势、电动车造型等前瞻设计工作

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高层论坛(2019)在我院顺利召开

2019年11月23日,“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高层论坛(2019)”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五楼报告厅拉开序幕,全国知名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本次论坛围绕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等多方面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出席此次学术研讨会议的专家教授有清华大学陈池瑜、艺术评论杂志社雍文昴、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东南大学王廷信、东南大学季欣、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志刚、重庆大学龙红、中国地质大学桂宇晖、江苏开放大学朱云涛、重庆师范大学王玲娟、广州美术学院田春、武汉音乐学院胡军、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严晨、沈阳建筑大学赵丹丹等。我院潘长学、陈汗青、杨先艺、喻仲文、管顺丰、张黔、徐进波等教授和部分师生代表也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理论学科负责人喻仲文教授主持,共设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设有主持人和评议人。

潘院长致开幕词


参会师生大合照

会议伊始,由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潘长学代表学院致辞。感谢以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为代表的一系列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推动我国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蓬勃发展。

首先,由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做报告演讲,他提出当前艺术学科的三大问题,分别是对学科研究对象认识的模糊、导师队伍知识基础的差别和学生论文选题的艰难。他建议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学者们,要“接着说”,不能“从零说”甚至“信口说”,要力避停留在单个艺术门类去选择题目,要从大处着手,从细微处论证。随后,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在主题报告“思想交锋中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学40年走向——艺术学理论及学科发展的自觉与自省”中指出,目前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能总纠缠于学科建构、体系之类的话题,要做“面向现实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走向艺术学理论的本体研究。紧接着,《艺术评论杂志社》雍文昴主编、中国地质大学桂宇晖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艺设学院名誉院长陈汗青教授、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也分别从“媒体融合趋势中学术型艺术评论的转向与价值”、“器、物、趣——工匠文化的历史图案”、“艺术学理论学科系统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近百年中国艺术学发展历程”给我院师生分享当下艺术学理论学科最新课题。分享结束后,喻仲文教授总结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并对各位精心准备演讲的学者致以谢意。

陈池瑜教授主题报告演讲

王廷信教授主题报告演讲     夏燕靖教授主题报告演讲     

在下午的论坛会议中,武汉音乐学院胡军教授首先发言,以三篇博士论文为例,探讨在音乐学背景下,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音乐视角。随后,由重庆师范大学王玲娟、东南大学季欣、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周志刚老师、江苏开放大学朱云涛、广州美术学院田春以及武汉理工大学陈汗青、杨先艺、喻仲文、管顺丰、张黔等教授先后发言,分别就自己研究的课题作了主题报告。分享结束后,由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重庆大学龙红教授对上述教授的分享进行评议。最后,此次会议在师生对谈中结束。

陈汗青教授主题报告演讲                 胡军教授主题报告演讲

参会嘉宾与观众

  此次会议具有权威性、前沿性、高水平的特点,不仅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增进了各大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艺术学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也是一场有关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和艺术学理论本体论研讨的学术盛宴!

  (编辑:郑欣、刘骁彤 / 摄影:潘婷、杨志伟)